欢迎来到陕西自考网!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,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网站,官方信息以陕西教育考试院https://www.sneea.cn/为准。

联系我们:  02987879230

距2025年10月报名预计25

距2025年10月考试预计75

考生服务:

陕西自考网> 试题题库列表页> 阅读《容忍与自由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: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,一切对“异己”的摧残,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,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,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。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,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。 A.这段作者认为不能容忍的原因是什么? B.从这里可以看出,不能容忍的实质是什么? C.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

密押卷(四)

卷面总分:100分     试卷年份:2023.04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时间: 120分钟   

答题卡
收起答题卡 ^

阅读《容忍与自由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:

一切对异端的迫害,一切对异己的摧残,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,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,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。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,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。

A.这段作者认为不能容忍的原因是什么?

B.从这里可以看出,不能容忍的实质是什么

C.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


上一题 下一题

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
阅读《秋水》(节选)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:

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今尔出于崖涘,观于大海,乃知尔丑,尔将可与语大理矣。

A.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和三个层次的大意。

B.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。

C.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


《咬文嚼字》的中心论点是( )

  • A、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
  • B、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
  • C、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
  • D、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言精神

在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中,孟子认为形成“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”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社会措施是( )

  • A、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
  • B、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
  • C、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
  • D、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

扫码查看答案

扫码查看试题答案

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

进入免费做题学习

查看了解自考专业

查询最新政策公告

进入历年真题学习